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由諮商心理師林雅芬老師任課。
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非暴力溝通適用於各個層面的交流和各種環境,讓我們在真實與愛裡連結自己和他人,找回生命的熱忱。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非暴力溝通模式,透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要素,誠實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或指責;同時也透過四要素,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社會文化中我們習慣的溝通方式: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傾向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使我們在言語和行為上互相傷害,以致彼此的疏遠,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依愛的語言來談話和傾聽,能使人們心意相通、和諧共處。
在我接續兩季修行非暴力溝通,真真切切認為非暴力溝通能運用在各種環境,包含:親密關係、家庭、學校、組織機構、精神輔導、政商談判、任何性質的衝突。在此強烈推薦熱衷於志工生命的我們,請一起加入非暴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