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課程心得分享-鄭淑燕

 課程:古道人文與自然觀察

    不知不覺參加古道人文與自然觀察課程也十餘年了。第一次上課的情景依然鮮明的留在腦海中,當時穿著牛仔褲球鞋戴著鴨舌帽揹著2瓶水及簡單的吃食,在炎炎的九月天跟著大夥走在火炎山上。在稜線上看著大安溪沿岸翠綠的稻田,理應相當舒服愜意,但我只記得太陽好大,牛仔褲濕透了黏在腿上,超級的不舒服。這趟課程後,馬上把登山裝備備齊。不只是為了舒適感及保護自己,更是告訴自己錢都花了,不能輕言放棄。十餘年了,這些裝備繼續跟著我,證明了真的要有些鞭策的力量才能持之以恆。

    苗栗多山,有丘陵地也有大山。細數走過了挑鹽古道、挑炭古道、鳴鳳古道、象鼻古道、楔隘古道、仙山古道…等等,因為參加這個課程才了解到前人生活的不易,得翻山越嶺交換物資。讚歎先人的智慧,每階以一大兩小的石頭,在山中開出路來並感謝保護及維護古道的人們。除了走古道外,還爬了很多座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克山」,一路風雨無阻的陡上陡下,真的得克服害怕的心。還在山中見到了很多種植物,不過腦袋瓜記不住這些植物名。覺得最美的植物是血藤,常見其攀繞在其他植物的身上,展現出不同的姿態。紫紅色的花串,更是異常的魅力。

    這課程的同學有老有少,有體能好的有比較差的,有多年經驗的老鳥也有新生菜鳥。剛開始參加時,會擔心著會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後來發現一點都不會;除了彼此會看照著外,還會有人押隊,陪著你一步一步邁向休息的地點。我想這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每次的志工日,亦是吸引人的點,除了美味的餐點是亮點外,大家分工合作清除雜草及泥沙,讓古道不沉沒在亂草堆中,得以讓人們可以再次親近它,這過程都讓人很有成就感。記得好多年前,地點已忘了,古道在大家努力移除因雨水沖刷沉澱在石頭上的泥土而重見天日時,由下往上仰視蜿蜒的步道,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著,那時感到所有的汗水都值得了。

    這課程這麼有趣得力於有位頑童般的老師,有位全力以赴的大總管,還有眾多不拘小節的同學,讓課程上歡笑話語聲不斷。說了這麼多,有沒有心動啊!趕緊來參加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