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心得分享-羅阿秀

   我參加社大藺草班已經有九年時間,對於藺編很有興趣,以前的婦女做藺編是為了生活填飽肚子、給家人補貼,大人跟小孩手上都拿著藺草比誰做得多,沒想到幾年過去,年輕人都不會做了,只剩下往事回憶。想起以前母親教女兒做藺草,如果女兒學不來、做不好,就會被捏眼皮、打到妳會為止,沒有像老師很細心、耐心的教學,整堂課都是輕聲細語一遍一遍解釋,讓學員能明白與了解編織方法。

  在苗栗社大藺草班,每期報名的人都很有耐性、很認真的學習,有一位已經八十幾歲的學員,剛報名的時候都不會,一堂課下來會請教老師很多次,但老師都能保持笑容的教學,班代還有比較資深的學員,看到老師忙於教其他學員時會協助老師指導新學員,而這位高齡的學員,每期都來報名,現在帽子、籃子都會編織,進步很多;社大藺草班也有男性學員參加課程,學得很勤,以前有位男學員在老師指導下,已具備編織帽子的能力。

  我們在這裡共同學習,彼此之間的互動快樂和睦,有十全十美的老師,還有社大提供的學習場所,很感恩、感謝。

  在此也想建議社大,能給我們這些學習很多年的學員頒發畢業證書。

113年心得分享-陳鉛勲

   從事公職退休後在家種田(水稻)與照顧孫子,偶爾參與地方信仰中心(宮廟)及社團的工作事宜,原本亦計畫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或上班無法參與之事務,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苗栗縣社區大學招生簡章,詳細了解相關課程內容後選擇易經與古道兩門課程,唯未注意報名時間而錯過好幾季報名期限,至108年秋季班才報名了這兩門課程,從此成了苗栗社大的學員,一直到現在。

  易經生活哲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一開始上課懷疑自己是否有緣分與耐性學習下去,依計畫課程人文風水、命理探索、八字擇日、農民曆、金錢卦等,在黃老師精闢講解,專業細心教導,並配合相關實際案例說明,使得上課生動有趣,漸漸產生興趣並期待每週上課的到來;便一堂一堂,一季一季的來聽老師演講授課,在生活周遭遇到問題直接找老師解惑皆能得到妥適的處理與解決。只是老師希望我們不要停留在初級班,鼓勵我們能夠參與職業學程,學得專精後開業喔!

  從來沒有爬山的經驗,社大古道班剛開始也以嘗試的心態參加,不知體能與各方面是否可以適應;在專業與經驗豐富的徐老師帶領下,與學員陪同一堂一堂課的上,一條一條古道的爬,便產生興趣,愛上山林古道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每條古道都有它的淵源故事與不同生態環境,更讓我了解苗栗的好山好水與好風景,使得在山林古道上放鬆自己、呼吸新鮮空氣;並會在閒暇之餘相邀三五好友或安排家人至走過的相關古道流汗排毒健身休閒,與大自然結合在一起。

  有人會問起參加社區大學的動機是什麼,會有甚麼好處,以我的經驗參加易經與古道兩門課程,讓我退休生活多采多姿,增進多元學習增長知識,並認識大自然休閒健身,活到老學到老,並活得快樂自在。

113年心得分享-邱錦雲

  參加社大三十七式太極拳的課程,已持續多年,師從劉玉星老師學習太極拳,從拳架的基礎開始學習一招一式,到三十七式從打得歪七扭八,到純熟得以從頭打到尾,再到現今深入學習體悟太極拳的鬆、柔、靜、慢之奧義,老師一遍遍的諄諄教誨 -打拳時切記要垂肘沉肩,上沉下提,深入再深入,體悟從身體內部,內臟隨著太極拳的招式跟著轉動對拉,招式緩慢而深沉,也因此每每上完課都有全身放鬆的感覺,力行老師鬆的教義,但整堂課下來,在老師說的〈打拳時要認真又不能太認真〉打拳的狀況下,也是汗流浹背,達到運動養生的效果,學習這麼多年的37式太極拳,也認識了許多愛好打太極拳的同學,在大家互相的切磋學習下,上課是快樂愉悅的,我確信太極拳是我今後不可或缺的運動,也是值得我再深入體悟學習的一門課程.在此除了感謝劉玉星老師的教導外,也感謝社大開設這門課程及工作人員的付出,讓我在工作之餘得以學習充實自我,讓生活過得精彩有意義!

113年心得分享-林垣淙

   在民國一百年,有機會拿到社大的招生目錄,閒來無事,翻翻內容竟有農民曆,平常春節前公所農會也會給家庭送農民曆,實際上對書中內容並不清楚,只是人云亦云,故看到目錄非常驚訝,怎會有這種課程到底教什麼內容,特地到苑高去報名,然後充滿期待。

  開學第一天,黃老師翻開農民曆進入主題後,才知道農民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字字珠璣,怎麼古人那麼聰明,編排後,後世亦能續用,且每年的內容均有變動。

  農民曆後,老師進入八字課程,從出生年月日排出八字,可以論命、可以趨吉避凶、可以判斷婚期、何時升官發財,老師又帶我們進入易經的課程,以前從未接觸過,有如天書,易經起源很早,從伏羲氏、神農氏、文王、周公、孔子而集大成。

  跟隨黃老師至今,被老師豐富的知識折服,老師授課內容滾瓜爛熟,融會貫通,真是我們學生之福。

  歡迎社會人士踴躍加入我們的行列。

113年心得分享-李蕙池

   哎呀!又被社大工作人員逮到寫「心得報告」啦……除了退休之際就持續參加的古道班及口琴班之外,兩年前在好朋友們相約之下又報名了西畫班。本以為畫家都是很隨性浪漫地,繪畫也只是很優雅揮灑自如地完成,沒想到,老師是很瀟灑,而我卻是埋頭苦思不得其解: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要如何調到理想的顏色。上課前很多的問號,上完課似乎有更多的問號......或許,自認為繪畫是件隨興感性之事,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的,而且是錯的非常離譜及刻板印象;能夠達到隨性揮灑的境界,除了天分外,更要具備多年累積深厚的功力及繪畫技巧的訓練,而這些都是要非常理性的分析研究及枯燥乏味的苦練,及對於繪畫那份持續的熱情,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藉由作品表現內心世界一隅及釋放情感。

    很開心社大聘請沈老師開了這門課,而我這個小白才能藉由每週四晚上時間一窺藝術殿堂之美,增長見聞,並領略繪畫之甘與苦。

113年心得分享-吳昆霖

自我的靜態展演

  畫筆下的輪廓、線條與色彩,其實是一種與自己對話後的靜態展演。

  自從參加沈錦政老師的西畫課程後,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年,現在來到了第六期,除了在課堂中接受老師的指導外,收穫最多的無非是每次課堂後看著此次進度的自我省思:

  「這裡色調可以再調整一下那裡彩度可以再低一點畫面上方遠近感可以再加強一點」等等,讓每次的自我省思都能夠成為下一次的養分。

  直至今天,不敢說自己很會畫,但卻敢說自己很敢畫,畫多了,就比較敢了;畫久了,就比較會了。就如同老師常鼓勵學員的那句話:畫得好與不好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是有沒有畫得讓自己開心,努力畫畫其實就是純粹展現出屬於自己最好的那一部分,享受畫畫的過程即是最珍貴的。

113年心得分享-何淑芬

   自開始上苗栗社大課程,至今已超過20年了,舉凡最初的陶藝課、書法、繪畫、硬筆書法、手工皂、太極拳,及至今尚在進行學習中的古道、口琴、西畫等。

  之前曾參加過幾次社大舉辦的淨灘活動,但都以為只是跟著到海灘撿撿垃圾,並沒有特別去在意其他層面。

  112年初的因緣際會下,參加了社大一日海岸志工,幾次參與下,讓我著實明白了有一群人為了守護海岸和那條「牧羊古道」默默的付出心力。也因為參與了淨灘活動的行前會議,學到了海廢監測,也終於了解淨灘不只是撿垃圾,還得做好垃圾及海廢的分類。

  淨灘活動的分類結果,讓我們了解到,海洋、海邊上的垃圾,除了平常生活上的用品外,也有可能有些是週邊產業丟棄的廢品。而今年淨灘比較令人遺憾的是撿到的棉手套數量頗多,這有可能是前淨灘者活動結束後任意丟棄的,雖然只是推測,但我覺得還是得多多宣導這方面的知識,讓參與淨灘活動的人了解到,您隨手丟棄在海灘的手套也是造成海洋汚染的一部份。

113年心得分享-盧秋志

     有一天,我哥哥很高興的跑來向我說;「鍾東錦縣長很注重學生的教育與品格,我的孫子得到5000元獎學金,現在整天抱著書不肯放……」。教育就是從小紮根,讓小孩從此愛上學習,培養好奇心,主動求知。

    苗栗社區大學,秉持這種理念,越來越多的課程,讓苗栗的鄉親有機會全年齡的參與學習,除了課堂之外,尤其在志工培育、環境保護、古道淨山、海邊淨灘、社大周的專題活動、有機農業推廣都辦得有聲有色。

    近日,滿100歲耳聰目明的舅舅,還教導我種南瓜的技巧,說他的一棵南瓜苗可以結十幾二十個南瓜,他說要南瓜多結果就是要激起對生命的熱愛。

    我問他健康活到100歲的秘訣:他說:

    第一要忘記年齡,不要去想過去憂愁的事。

    第二要不停學習,從學習中享受每一件新鮮事的快樂。

    第三要感謝所有曾經駐足身邊的人,只有恩人沒有仇人。

    看著幼苗成長,讓我們滿懷希望。

仰望耆老智慧,我感覺到社大志工們揮汗如雨下的笑容!

113年心得分享-莊晴芳

          用手機拍照片是現代人必要的,爬山的時候,看到美麗風景,白雲藍天,樹影婆娑,花姿美妙,古道人影,就有人拿起手機拍照,把美景留下作為紀念。

外出聚餐時,看到美食上菜,一道道佳餚色香味俱全,忍不住拿起手機,旋轉方向,就是要拍個美美的一盤美食照。

於是,我也買手機加入「手機外拍課」老師上課主張精簡、自然、即時性。也就是「所見即所得」。快門的畫面。

手機拍攝的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這是很有趣的事,拍照的人可能會發現別人沒有看到的另一面的美。

首先老師教學員們九宮格設定,和小太陽在右方;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會比較理想。

每堂課老師有不同的主題。第二堂課老師教學員們用APP設定構圖光線,可以讓想要突顯的物體比較有亮度,可以對比出色。老師也教同學如何應用智慧模式,快速做影片。配上音樂,有開場,有中場,最後結尾。但還是以人為主題是最棒的。

有一堂課,老師帶我們到海邊沙灘拍攝風電海景,以縮時錄影,這時正是退潮的時候,藍天下,微風徐徐吹來,浪花與風車。老師鼓勵同學們構圖可以練習不同角度,慢慢推進,就會有不一樣的畫面。

有一次老師安排了談文火車站附近的向日葵花田拍攝,老師一再提醒同學,不傷花田花朵。這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我們學到拍花的遠近各種不同的美麗景象,也注意到維護環境品德的重要。

        能夠學習用手機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真是收穫滿滿。

113年心得分享-張慧俐

       與好朋友瑞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加入社區大學的電影班,從此就愛上它了!因為在春秋兩季各開課一次,為期約三個多月,十二至十三次電影內容。每周的電影,都由老師用心規劃挑選,讓我們從平靜日常,因為電影的關係,似乎來到另一個領域。這就是我和瑞珍都愛上電影課的原因!

電影課的題材,老師在每季都有屬於它比較別緻又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內容!例如:最近開課的兩週,日劇的「勝者即正義」,美國的「美國小說」這兩部,除了人物各有特色,內容劇情引人入勝,不約而同都討論了社會的現象,雖都一窩蜂的認同,其實眾人容易默許錯誤,傷害少數弱小人群!如果沒有電影看完,老師陪著討論和客觀分析,就不會窺視出導演的意涵。

        很開心和老師及每次為我們服務的班長美靜姐,和我幾乎每一期都報名的好同學們,大家一起看電影,老師在電影後結合影評的內容,耐心和學員們說明分享,每一部二小時的電影,就可以開拓自己另一不同的眼界!我喜歡用電影看人生,尤其安慰每個人內心澎湃的想法,也可以讓人思想境界更上一層樓!